中国机床发展史
起步阶段(1949~1958 年)
之初,我国机床工业十分落后。新中国成立时,机床保有量在9.5 万台左右。1952 年,金属切割机床年产量仅1.37 万台,只有上海、沈阳、昆明等城市少数企业有制作皮带车床的能力。比较而言,欧美地区在1797年便设计出丝杆传动车床,车削中心价格,1952 年已经研发出了数控铣床,车削中心,我国此时和国外的技术差距和产业差距都非常明显。
机床附件
配件,指除机床主体外的所有可方便更换的元件。机床配件主要包括刀具夹具、操作件、分度头、工作台、卡盘、接头、排屑装置、软管、拖链、防护罩等。其中刀具夹具又分切削刀具、工装夹具、刨刀、数控刀具及配套系统、刀带、拉刀、切刀、滚刀、齿轮刀具、机用锯片、数控刀具、夹头、冲头、车刀、铰刀、镗刀、插齿刀、剃齿刀、机用刀片、刀柄、铣刀、螺纹刀具、钻头、刀杆、其他刀具、夹具、丝锥;操作件分手轮、拉手、手柄、把手、门钮、其它操作件产品。
机床设计
1、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。数控机床使用数字信息与标准代码处理、传递信息,使用了计算机控制方法,车削中心公司,为计算机辅助设计、制造及管理一体化奠定了基础;
2、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,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;
3、**性高。应**机床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、在规定的时间内,完成规定的加工功能时,无故障运行的概率要高。